一个时期以来,许多新闻媒体比较关注一些被称之为高雅艺术的芭蕾舞剧、京剧、交响乐音乐会和民族音乐会等的演出和发展,不断有上演盛况、购票热潮、观众反映及演员、指挥深入群众普及基本知识、介绍欣赏方法等方面的报导,反映出人民群众欣赏水平的提高和在市场经济条件下这些艺术形式纷纷走出低谷的可喜景象,看了这些报导着实使人深受鼓舞。相比之下,(也不能算做是低俗之流的)建筑艺术却无缘受此殊荣。
也许是因为建筑艺术不像芭蕾舞和京剧等等是那种只供观赏的艺术形式,它同使用功能和建造技术有着太密切的联系。人类生活的衣、食、住、行四大基本需要,都同建筑有关。所以在芭蕾舞、京剧、交响乐等等出现不景气的时候,各种商厦开业、饭店剪彩、住宅求售、车站、机场启用的消息仍时有所闻。也许因此建筑艺术就没有显现出低迷之态,好像不必劳各媒体为其费心了,其实不然。
古今中外在许多艺术史著作中将建筑同绘画、雕刻一起列为美术学科中的一个门类进行论述,说明艺术性是建筑的重要属性、建筑具有可供观赏的重要价值已是不争的事实。然而建筑艺术不像绘画、雕塑那样容易凭直观就可理解与欣赏。建筑艺术有独特的构图规律和艺术语言,包含有丰富的文化内涵,需要对建筑艺术的基本知识有一定的了解以后,才有可能更好地理解和欣赏建筑艺术。没有做好有关什么是建筑构图的规律?建筑艺术的特殊艺术语言有哪些?建筑如何积淀着和表现着民族的文化?如何认识和理解建筑的艺术价值等这些知识的教育和普及,建筑虽然就存在于广大群众之中,而且天天见面。实际并未走入群众心中。这就会导致群众或部分人对建筑艺术水平高低分辨不出,对建筑艺术的价值认识不清,或者对建筑艺术问题漠不关心。这些问题应该说是存在的,从下列的一些事可以得到证明:保存完好的北京城墙轻率被拆掉,回过头来又费尽力气到处搜寻残砖断瓦来补亡羊之牢;在建筑的评价中,一会儿崇尚民族形式,一会儿批判形式主义,一会儿贪多求快,一会儿要因陋就简,而且这种翻来覆去的变化都是不谈建筑艺术本身的发展规律,而以政治运动的形式进行的;一方面许多具有历史文化价值的传统建筑与街区遭覆灭之灾,一方面又要在高楼顶上加一个亭子来夺回古都风貌;针对各地不断增长的新建筑,在各种媒体上有组织和自发的建筑评论则很少见;评选十大建筑之类的活动虽偶有举办,但其规模与影响同电影和体育明星评选相比,可算是望尘莫及。如此等等、不一而足。
建筑艺术走进群众中去,对提高人民文化素质,提高建筑艺术创作水平,保护和宏扬传统建筑文化都有重大的意义。做到这一点,首先是建筑师、建筑教育家和建筑文化工作者共同的责任。当然也需要媒体和各界朋友的关注与支持。
怎样进行建筑艺术欣赏知识的宣传与普及?使建筑艺术走进群众之中呢?
①出版通俗读物,分别向青少年和成年朋友介绍中国和世界建筑发展史,阐明建筑的发展规律和建筑同民族文化的关系;
②组织系列的建筑评论、介绍文章在报刊上发表引导读者认识和欣赏建筑艺术;
③在电视中和文化活动站组织系统的建筑艺术科普知识讲座,介绍中国和世界优秀建筑遗产,提高群众欣赏建筑艺术的兴趣和水平;
④在中小学设建筑艺术欣赏课,在大学中设选修课。
(摘自《建筑百家言》,中国建筑出版社出版。)